为深入贯彻落实劳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劳动精神,10月23日,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学生志愿者前往洞山劳动实践责任田开展集中劳作活动,以实际行动推动劳动教育走深走实。
一、精心组织,劳作准备细致充分
活动前期,学院通过工作通知明确任务要求:组织学生志愿者于指定时间在劳动实践责任田集合,需完成“收取可食用果实、清除杂草与长势不佳农作物、翻耕土地并种植秋冬季作物”等多项劳作内容;同时提醒同学们穿着深色耐脏耐磨的长袖长裤与运动鞋,学工处也提前配备了新工具和手套,为劳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田间躬耕,劳动场景热火朝天
活动当天,学生志愿者们准时集结于“良田美景”劳动实践区的“国际教育学院责任田”。在分组协作中,大家迅速投入劳作:
(一)果实采收组的同学仔细采摘成熟作物,在丰收的喜悦中感知劳动的价值;
(二)除草清理组手持工具,耐心拔除杂草、清除长势不佳的农作物,让责任田焕发整洁生机;
(三)翻土种植组在除草后深耕土地,有条不紊地播种适合秋冬季生长的农作物,为田间孕育新的希望。
劳作现场,同学们分工明确、互帮互助,汗水浸湿衣摆却丝毫未减热情,田间地头满是青春奋斗的身影。
三、以劳育人,实践感悟浸润成长
“亲手参与从除草到种植的全过程,我才真正明白‘粒粒皆辛苦’的深意。”参与活动的学生志愿者分享道。此次劳动实践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农作物种植与管理的实用技能,更在协作耕耘中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深化了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认知。
作为学院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本次活动将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推动劳动教育从“理论认知”走向“实践体悟”。未来,国际教育学院将持续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搭建更多实践平台,引导学子在劳动中锤炼意志、在实践中收获成长,让劳动精神在青春岁月里绽放别样光彩。


(
二审:李玉梅;
编辑:丁婉;
三审:花萌;
)